一、没签劳动合同没买社保怎么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社会保险法》的相应条款,自雇佣行为发生之日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即开始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有责任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同时为其提供社会保险参保服务。
以上两点皆是法律所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如用人单位未能按照上述要求执行,则构成对《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违法行为。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二、老板拖欠工资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1、倘若用人单位未能按时足额地支付员工薪资待遇,若无法通过友好协商得以妥善解决,则您有权前往当地的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或者寻求劳动仲裁的帮助和支持;
2、若用人单位在雇佣过程中并未与劳动者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那么在确认双方是否建立了合法的劳动关系时,以下几种凭证将被视为重要参考依据:
(1)工资支付凭证或相关记录(如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以及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用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明确其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所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录信息;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等。
劳动者或劳动保障部门可以根据上述各方面的证据材料来证明或认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
在司法实践中,公司业务往来的文件、录音证据等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若用人单位的行为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便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追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经过政府部门的介入,然后将案件移交至公安机关,最后由检察院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