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分几个等级,如何分法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其中又细分为甲等和乙等。甲等为死亡,乙等为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二级也分为甲等、乙等、丙等、丁等。甲等为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乙等、丙等、丁等在器官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依次递减。
三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同样分甲等、乙等、丙等、丁等、戊等,各等级在器官损伤、功能障碍程度上存在差别。
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这一等级主要是一些较轻的损害后果,但仍然属于医疗事故范畴。
二、卫健委能不能认定医疗事故
卫健委不能直接认定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认定是一个严谨且专业的过程,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来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具体来说,当疑似医疗事故发生后,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经卫生行政部门(卫健委等)审核,符合规定情形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进行鉴定。
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对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作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而不是由卫健委直接认定。
三、医院有没有买医疗事故险
部分医院会购买医疗事故险。
(一)购买的情况
1. 大型综合性医院。这类医院面临的医疗风险种类繁多,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赔偿风险,很多会选择购买医疗事故险。这有助于分担医院在医疗纠纷中可能承担的高额经济赔偿责任,例如在复杂的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损害,医疗事故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院的财务压力。
2. 私立医院。由于其自身经营风险的考虑,也有不少私立医院购买医疗事故险。私立医院可能需要通过购买这种保险来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同时也是对医院自身运营风险的一种管控措施。
(二)不购买的情况
1. 一些小型基层医院。可能由于资金有限、对风险认识不足或者当地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原因,没有购买医疗事故险。不过这种情况随着医疗风险意识的提高和医疗环境的发展也在逐渐改变。
2. 部分公立医院。虽然有国家财政的一定支持,但也存在未购买医疗事故险的情况,可能是医院管理层认为医院内部的风险管控措施足以应对可能的医疗事故风险。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分几个等级,如何分法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