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不到账合同有效吗
在贷款尚未实际到达借款人账户且签署的合同亦未生效的情况下,该合同仍旧具备其法律效力。
在此种情况下,尽管已经签订了贷款合同,然而,由于出借人未能按照合同中关于放贷的具体条款履行其相应的义务,因此,作为合同双方中的一方,您有权向对方主张支付违约赔偿金。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当协议采用书面形式进行订立时,自协议各方均签署、加盖公章或留下手指印之时起,合同即告成立。
按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只有在贷款人实际向借款人提供借款之后才能产生效力,反之,若借贷行为为自然人所有,并且金钱尚未到达借款人的账户里,那么该份合同将被视为尚未生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二、借款纠纷三年诉讼时效起算点是什么
关于借款纠纷中三年诉讼时效起算点这一问题,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即从权利人了解或理应知晓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以及义务主体开始承担义务之日起计算。
依照相关法规条例,借款纠纷的法定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如在过程中发生诸如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动发起履行请求;义务人接受并履行义务等法定特殊情况,将使得整个诉讼时效进入中断阶段。
而一旦诉讼时效因上述原因发生中断,便须从中断及相关程序的结束之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三、只起诉了借款人以后能起诉担保人吗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在发生借款人无法履行债务偿还义务的情况下,作为担保人,有权力依法对借款人提起诉讼请求,督促其严格遵守还款承诺。
当借款人遭到上述诉讼挑战之后,担保人仍可依法针对借款人发起新的诉讼案件,以期确保对方顺利履行相应还款责任。
若担保人需承担连带责任,那么在借款人出现债权逾期情况下,担保人也必须按照法规规定尽到连带责任,即无条件地进行债务偿还之责。
反之,若担保人只承担一般的责任,那么只有在出现主合同纠纷且未经过审判程序或是仲裁,同时债务人的财产经强制执行仍然无法偿清债务前,担保人才有权利拒绝向债权人承担所有保证责任。
以上是关于借款不到账合同有效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