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
成语名字:事半功倍
成语发音:shì bàn gōng bèi
成语解释: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一举两得、 一箭双雕
反义词: 得不偿失、 舍近求远
成语例句: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邹韬奋《经历 前途》)
事半功倍的成语接龙
军法从事 -> 事半功倍 -> 倍日并行
事半功倍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问公孙丑如何看待统一中国,他说周文王施行仁政,使国家富强而最终消灭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现在拥有万辆兵车泱泱大国的齐国,如果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外面的人会来归顺,只做一半的事收到成倍的效果。
事半功倍的相关成语
渊鱼丛爵、凤毛麟角、俯仰无愧、一致百虑、吞舟之鱼、薏苡明珠、改俗迁风、心直嘴快、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