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度外的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建立政权,他搜罗人才,争取民心,先后把刘永、李宪、卢芳、彭宠、张步、董宪等势力给消灭掉,五郡大将军窦融归附他,只剩下西州大将军隗嚣和蜀中公孙述。他对他们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不能阻止他统一中国。
成语置之度外
成语名字:置之度外
成语发音:zhì zhī dù wài
成语解释: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度,不能读作“揣度”的“duó”。
近义词: 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反义词: 耿耿于怀、 念念不忘
成语例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置之度外的成语接龙
本末倒置 -> 置之度外 -> 外交词令
置之度外的相关成语
镂冰雕朽、掩耳偷铃、前无古人、胯下之辱、隋珠弹雀、敲门砖、以珠弹雀、破罐破摔、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