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径
成语名字:行不由径
成语发音:xíng bù yóu jìng
成语解释: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成语繁体:行不由徑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光明正大、 行不从径
反义词: 投机取巧
成语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
行不由径的成语接龙
寸步难行 -> 行不由径 -> 径一周三
行不由径的成语故事
行不由径的相关成语
无动于衷、宅心忠厚、徙宅忘妻、先入为主、公私兼顾、不厌其烦、争强好胜、代人捉刀、大谬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