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立的成语故事

   2020-06-13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鼎足而立的成语故事的意思: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

鼎足而立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最后被吕后诱杀。

成语鼎足而立

成语名字:鼎足而立

成语发音: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三足鼎立、 鼎足而三

反义词:归于一统、 合而为一

成语例句: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鼎足而立。

鼎足而立的成语接龙

大名鼎鼎 -> 鼎足而立 -> 立业安邦

鼎足而立的相关成语

倒行逆施、衣绣夜行、人微权轻、借交报仇、敌不可假、无能为力、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单丝不成线、五合六聚

 
反对 0收藏 0打赏 0
 
更多>猜您喜欢
诗词名句
成语大全
网站主页  |  在线字典  |  成语大全  |  诗词名句  |  作文大全  |  英语学习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www.jingyu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