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类拔萃
成语名字:出类拔萃
成语发音:chū lèi bá cuì
成语解释: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成语繁体:出類拔萃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拔,不能读作“bō”。
近义词: 鹤立鸡群、 超群绝伦
反义词: 滥竽充数、 碌碌无能
成语例句: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出类拔萃的成语接龙
丑态百出 -> 出类拔萃
出类拔萃的成语故事
公孙丑向老师孟子请教孔子与伯夷、伊尹的人格问题,孟子告诉他。孔子足以使天下太平,因为他看到一个国家的礼制就明白它的政治,圣人的能力要大大超出平民的,孔子的道理可以千古流传,德行可以与天地相比。
出类拔萃的相关成语
扶正黜邪、邹衍谈天、丢盔抛甲、负才使气、崭露头角、落井下石、掩鼻而过、视死如饴、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