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但不学无术,不久就被齐王处死。孔子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成语以貌取人
成语名字:以貌取人
成语发音:yǐ mào qǔ rén
成语解释: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成语繁体:以皃取人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表里如一
反义词: 量才录用
成语例句: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郭沫若《涂家埠》)
以貌取人的成语接龙
不知所以 -> 以貌取人 -> 人一己百
以貌取人的相关成语
捷足先得、妖不胜德、切磋琢磨、研精苦思、隐若敌国、学而优则仕、挂席为门、天高听卑、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