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不仁
成语名字:麻木不仁
成语发音:má mù bù rén
成语解释: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仁,不能读作“yén”。
近义词: 无动于衷
反义词: 耳聪目明、 见微知著
成语例句:没有同情,没有热,是麻木不仁?还是忘恩负义。(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麻木不仁的成语接龙
杀人如麻 -> 麻木不仁 -> 仁义之兵
麻木不仁的成语故事
麻木不仁的相关成语
古道热肠、对牛弹琴、蹈人旧辙、视为畏途、依样画葫芦、悬车致仕、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化整为零、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