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奉阴违
成语名字:阳奉阴违
成语发音:yáng fèng yīn wéi
成语解释: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成语出处: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成语繁体:陽奉陰違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违,不能读作“wěi”。
近义词: 两面三刀、 口是心非
反义词: 心口如一、 表里如一
成语例句: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阳奉阴违。
阳奉阴违的成语接龙
虎落平阳 -> 阳奉阴违 -> 违世乖俗
阳奉阴违的成语故事
阳奉阴违的相关成语
轻重倒置、触目儆心、古为今用、前俯后仰、上天入地、南征北战、蒙面丧心、半信半疑、彻上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