龇牙咧嘴
成语名字:龇牙咧嘴
成语发音:zī yá liě zuǐ
成语解释: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成语繁体:齜牙咧嘴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龇,不能读作“cǐ”;咧,不能读作“lié”或“liè”。
近义词: 挤眉弄眼
成语例句:峻青《秋色赋 故乡杂忆》:“潍河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龇牙咧嘴。”
龇牙咧嘴的成语接龙
龇牙咧嘴 -> 嘴上功夫
龇牙咧嘴的成语故事
龇牙咧嘴的相关成语
斩尽杀绝、拙口钝腮、狼餐虎咽、直言正色、杀气腾腾、流星赶月、温文儒雅、放屁添风、骨软筋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