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大体
成语名字:不识大体
成语发音:bú shí dà tǐ
成语解释: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成语出处:《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成语繁体:不識大軆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明白关系到大局的道理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识,不能读作“shī”。
近义词: 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
反义词: 目光如炬、 高瞻远瞩
成语例句: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 高宗本纪》)
不识大体的成语接龙
进可替不 -> 不识大体 -> 体体面面
不识大体的成语故事
不识大体的相关成语
荦荦大端、投畀豺虎、不知轻重、洪炉燎发、片纸只字、剖肝泣血、离群索居、人神共愤、激忿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