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浪迹
成语名字:萍踪浪迹
成语发音:píng zōng làng jì
成语解释: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成语出处:明 徐霖《绣襦记》:“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
成语繁体:萍蹤浪跡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漂泊不定、 飘蓬断梗
反义词: 安营扎寨、 安居乐业
成语例句:只是此人不是本国之人,萍踪浪迹。(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萍踪浪迹的成语接龙
断梗浮萍 -> 萍踪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