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名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发音:chā zhī háo lí 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魏书 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繁体:差之毫釐,失之千裏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例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到,满盘从起。★《玉娇梨》第十二回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成语接龙
分毫不差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里丑捧心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成语故事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相关成语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拔丁抽楔、如意算盘、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画虎不成、一朝千里、事无巨细、混淆黑白、一日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