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发萧墙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恐怕要祸起萧墙了。”
成语祸发萧墙
成语名字:祸发萧墙
成语发音:huò fā xiāo qiáng
成语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内乱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祸起萧墙、 祸生萧墙
成语例句:汉·袁绍《与公孙瓒书》:“内违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兴州坏,祸发萧墙,将以定霸,不亦难乎?”
祸发萧墙的成语接龙
直言贾祸 -> 祸发萧墙 -> 墙上泥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