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涂炭
成语名字:生灵涂炭
成语发音:shēng líng tú tàn
成语解释: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成语繁体:生靈涂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涂,不能读作“yú”。
近义词: 水深火热、 民不聊生
反义词: 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
成语例句:旧中国,新旧军阀连年混战,弄得国无宁日,大地萧条,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的成语接龙
寸草不生 -> 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的成语故事
公元385年,后燕、后秦进攻前秦,活捉前秦王苻坚。幽州刺史王永拥立苻坚的儿子苻丕为皇帝,苻丕登基后发布通告称:“皇上被害,长安沦陷,国家凋败,生灵涂炭,全民联合起来准备作战。”由于后秦势力强大,394年后秦灭掉前秦。
生灵涂炭的相关成语
远水救不得近火、数米而炊、明火执仗、烽鼓不息、燎如观火、绝薪止火、饥焰中烧、敲冰索火、蹈汤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