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郎不秀的成语故事

   2023-01-18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不郎不秀的成语故事的意思: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不郎不秀的成语故事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典故】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

成语不郎不秀

成语名字:不郎不秀

成语发音:bù láng bù xiù

成语解释: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成语出处: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不上不下、 不稂不莠

不郎不秀的成语接龙

进可替不 -> 不郎不秀 -> 秀出班行

不郎不秀的相关成语

拿贼拿赃、残渣余孽、风雨交加、一唱一和、吐心吐胆、不偏不倚、大仁大义、没眉没眼、地丑德齐

 
反对 0收藏 0打赏 0
 
更多>猜您喜欢
诗词名句
成语大全
网站主页  |  在线字典  |  成语大全  |  诗词名句  |  作文大全  |  英语学习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www.jingyu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