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开茅塞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高子在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到底。孟子批评他说:“山上的小道虽窄,如果经常有人走,就会变成一条大路,如果一段时间没人走,就会被茅草堵塞。你的心被茅草堵塞了,所以不能进步。”
成语顿开茅塞
成语名字:顿开茅塞
成语发音:dùn kāi máo sè
成语解释: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成语繁体:頓開茅僿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下子打开思路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塞,不能读作“sāi”;也不能读作“sài”。
近义词: 豁然开朗、 恍然大悟
反义词: 大惑不解、 一窍不通
成语例句: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顿开茅塞的成语接龙
鞍马劳顿 -> 顿开茅塞 -> 塞上江南
顿开茅塞的相关成语
暗中摸索、唇不离腮、粗枝大叶、怨女旷夫、孝子慈孙、人非土木、操刀必割、蚕食鲸吞、阿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