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
成语名字:以逸待劳
成语发音:yǐ yì dài láo
成语解释: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成语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成语繁体:以逸待勞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逸,不能读作“tuì”。
近义词: 养精蓄锐
反义词: 疲于奔命
成语例句: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以逸待劳的成语接龙
不知所以 -> 以逸待劳 -> 劳师动众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隗嚣占据陇西,后投降四川称帝的公孙述,汉光武帝派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冯异想进攻恂邑,隗嚣也率军进攻。冯异手下建议避免正面交锋,冯异主张先占据该城,然后以逸待劳,等待疲劳的隗嚣来攻,这样把隗嚣打得狼狈不堪。
以逸待劳的相关成语
晓以大义、倒戢干戈、汗马之功、人人皆知、霸王别姬、磨盾之暇、弃旧图新、龙战鱼骇、归马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