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之怒的成语故事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想与东吴结成同盟。孙权封他为燕王,没想到公孙渊出尔反尔,杀了吴国派去的使臣。孙权听后大发雷霆之怒,准备出兵渡海讨伐公孙渊,被大将陆逊等劝止。 【典故】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释义】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成语雷霆之怒
成语名字:雷霆之怒
成语发音:léi tíng zhī lù
成语解释: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成语繁体:靁霆之怒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大怒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大发雷霆
成语例句:主公暂息雷霆之怒,这牛皋是一员勇将,乃是岳飞的结义兄弟也。(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九回)
雷霆之怒的成语接龙
鼻息如雷 -> 雷霆之怒 -> 怒不可遏
雷霆之怒的相关成语
神清气爽、意懒心慵、卧床不起、乐嗟苦咄、哄堂大笑、所向无敌、如梦初醒、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顾名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