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挠腮
成语名字:抓耳挠腮
成语发音:zhuā ěr náo sāi
成语解释: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成语繁体:抓耳撓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人焦急、生气、心乱等神情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挠,不能读作“yáo”;腮,不能读作sī。
近义词: 搓手顿脚、 心急火燎
反义词: 镇定自若
成语例句: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
抓耳挠腮的成语接龙
心痒难抓 -> 抓耳挠腮
抓耳挠腮的成语故事
抓耳挠腮的相关成语
狐死兔泣、安心乐意、吹胡子瞪眼、深思熟虑、触目伤心、含饴弄孙、受宠若惊、做贼心虚、花天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