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成章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他读过很多书,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说自己能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可以当场作文。他们游览完毕铜雀台,曹植很快就写出《铜雀台赋》,受到曹操及同行的夸奖。
成语下笔成章
成语名字:下笔成章
成语发音:xià bǐ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章:文章。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成语繁体:下筆成章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章,不能读作“zānɡ”。
近义词: 出口成章
反义词: 江郎才尽
成语例句: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将来未可限量。
下笔成章的成语接龙
兵临城下 -> 下笔成章 -> 章决句断
下笔成章的相关成语
高风峻节、移樽就教、青灯黄卷、心术不正、通天彻地、孤芳自赏、懊悔无及、模棱两可、颠倒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