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谁手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中赵国国王石勒十分有才干,但自以为是,有一次他问大臣徐光他能与历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论。徐光答复为汉高祖刘邦。他笑道他只能做刘邦的部下,但与刘秀并驱于中原,相互较量,那就不知鹿死谁手了。 【出处】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晋书·石勒载记下》 【解释】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用法】作宾语;用于比赛
成语鹿死谁手
成语名字:鹿死谁手
成语发音:lù sǐ shuí shǒu
成语解释: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成语出处:《晋书 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成语繁体:鹿死誰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宾语;用于比赛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手;不能写作“sǒu”。
近义词: 龙争虎斗、 明争暗斗
反义词: 和衷共济、 和平共处
成语例句: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鹿死谁手的成语接龙
群雄逐鹿 -> 鹿死谁手 -> 手下留情
鹿死谁手的相关成语
鹅毛大雪、标枝野鹿、狼狈万状、鼠心狼肺、龙腾凤集、小鸟依人、鸡栖凤巢、鸥鸟不下、潜蛟困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