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长不及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仗着势力强大不征得宋国同意派大夫申舟经宋国出使齐国,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大夫伯宗向晋景公建议不要出兵,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没有理由为了宋国而得罪楚国。
成语鞭长不及
成语名字:鞭长不及
成语发音:biān cháng bù jí
成语解释:鞭:马鞭子;及:够得上。马鞭子虽长,也打不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成语出处: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那儿开头。”
成语繁体:鞭長不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 鞭长莫及
反义词: 绰绰有余
成语例句: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那儿开头。★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
鞭长不及的成语接龙
快马加鞭 -> 鞭长不及 -> 及宾有鱼
鞭长不及的相关成语
人众胜天、众口铄金、无缘无故、量小力微、众喣山动、众川赴海、以弱制强、地丑力敌、计穷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