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成语名字:滥竽充数
成语发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语解释: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成语繁体:濫竽充數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滥,不能读作“jiān”。
近义词: 名不副实、 掩人耳目
反义词: 货真价实、 名副其实
成语例句:言调整人事,滥竽充数,依然如故。(邹韬奋《抗战以来》)
滥竽充数的成语接龙
宁缺毋滥 -> 滥竽充数 -> 数一数二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幅行家的样子。不久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喜欢听吹竽独奏,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怕会露馅就连夜逃出了皇宫。
滥竽充数的相关成语
坐井观天、掩耳盗铃、郑人买履、滥竽充数、揠苗助长、鹬蚌相争、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