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成语名字:中庸之道
成语发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
成语解释: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中,不能读作“zhònɡ”。
近义词: 不偏不倚
反义词: 厚此薄彼、 偏听偏信
成语例句: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道”的。(鲁迅《彷徨 幸福的家庭》
中庸之道的成语接龙
乐在其中 -> 中庸之道 -> 道不举遗
中庸之道的成语故事
中庸之道的相关成语
乐道安贫、全身远害、挂一漏万、坐观成败、允执厥中、亦步亦趋、顺手牵羊、不屑一顾、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