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前毖后
成语名字:惩前毖后
成语发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成语解释: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成语繁体:懲前毖后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惩,不能读作“chěnɡ”。
近义词: 小惩大诫
反义词: 重蹈覆辙
成语例句:唐总理惩前毖后,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惩前毖后的成语接龙
惩前毖后 -> 后不为例
惩前毖后的成语故事
西周年幼的周成王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治理国家,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造谣说周公准备篡位,周公为表忠心隐居外地。管叔鲜等立即叛乱,周成王请周公率军讨伐。周成王说他要从所受的惩戒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情形。
惩前毖后的相关成语
琴瑟调和、死里逃生、忧心如捣、寒泉之思、大同小异、敌忾同仇、涕泗滂沱、摽梅之年、地网天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