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无天日
成语名字:暗无天日
成语发音:àn wú tiān rì
成语解释: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成语繁体:暗無天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暗,不能读作“ān”。
近义词: 不见天日、 漆黑一团
反义词: 重见天日、大放光明
成语例句: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鲁迅《故事新编 铸剑》)
暗无天日的成语接龙
明珠投暗 -> 暗无天日 -> 日上三竿
暗无天日的成语故事
暗无天日的相关成语
盗名暗世、开云见天、黑地昏天、大天白日、黑灯下火、一团漆黑、暗无天日、亡秦三户、昏天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