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成语故事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
成语大逆不道
成语名字:大逆不道
成语发音:dà nì bù dào
成语解释: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逆,不能读作“niè”或“lì”。
近义词: 犯上作乱、 罪大恶极
反义词: 忠心耿耿、 唯命是从
成语例句: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大逆不道的成语接龙
声势浩大 -> 大逆不道 -> 道不举遗
大逆不道的相关成语
旁若无人、贵少贱老、稳操左券、食马留肝、论功行封、倚门卖俏、披坚执锐、各自为战、雍容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