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
成语名字:不落窠臼
成语发音:bù luò kē jiù
成语解释: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成语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和艺术品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窠,不能读作“wō”或“ɡuǒ”。
近义词: 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
反义词: 依样葫芦、 千篇一律
成语例句: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不落窠臼的成语接龙
进可替不 -> 不落窠臼 -> 臼头深目
不落窠臼的成语故事
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的相关成语
一尘不染、割席分坐、吹皱一池春水、霜露之病、向风慕义、喝西北风、百鸟朝凤、追风逐日、闻风远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