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东流
成语名字:付诸东流
成语发音:fù zhū dōng liú
成语解释: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来。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
成语繁体:付諸東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诸,不能读作“zhě”。
近义词: 付之东流
反义词:继日成功
成语例句:惜丙寅清水潭决,稿本付诸东流,故录其梗概于此。(清 黄钧宰《金壶七墨 鸳鸯印传奇始末》)
付诸东流的成语接龙
消极应付 -> 付诸东流 -> 流光易逝
付诸东流的成语故事
付诸东流的相关成语
彼倡此和、饮冰食檗、临渊羡鱼、步人后尘、独木不成林、心血来潮、樵村渔浦、弓调马服、水佩风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