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好歹
成语名字:不识好歹
成语发音:bù shí hǎo dǎi
成语解释: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成语繁体:不識好歹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辨是非,不懂别人的好意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ào”。
近义词: 不识抬举、 混淆黑白
反义词: 是非分明
成语例句:给你们读一点古书总是好意;古书又不是毒药,竟会这样胡闹起来,这明明是不识好歹呀!★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五
不识好歹的成语接龙
进可替不 -> 不识好歹
不识好歹的成语故事
不识好歹的相关成语
百闻不如一见、胸中无数、自知之明、春风得意、心安理得、费力劳心、苦中作乐、高山仰止、用行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