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的成语故事
传说从前有一只狼和一只狈一起来到牧民的羊圈外面准备偷羊吃,羊圈很高,它们跳不过去,于是想出一个办法,由狼站在狈的脖子上,狼用前脚去抓羊。这样狼伸出前爪狠狠地抓住一只羊拖出羊圈与狈一起享用美餐一顿。
成语狼狈为奸
成语名字:狼狈为奸
成语发音:láng bèi wéi jiān
成语解释: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成语繁体:狼狽為姦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奸,不能读作“ɡān”。
近义词: 同流合污、 气味相投
反义词: 志同道合、 情投意合
成语例句: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永远是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狼狈为奸的成语接龙
贪如虎狼 -> 狼狈为奸 -> 奸人之雄
狼狈为奸的相关成语
先驱蝼蚁、狼顾虎视、鹅毛大雪、文武双全、执而不化、过目成诵、狼狈不堪、飞熊入梦、一寸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