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
成语名字:墙倒众人推
成语发音: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成语解释:墙已经倒了;大家还要再推一把。比喻当一个人失势时;大家都攻击他。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
成语繁体:墙倒衆人推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众,不能读作“zònɡ”。
近义词:破鼓万人锤、 乘人之危
反义词: 扶危济困
成语例句:(1)正直的人是不会干那种墙倒众人推的事的。(2)他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样坏,这不过是墙倒众人推罢了。
墙倒众人推的成语接龙
红杏出墙 -> 墙倒众人推 -> 推三宕四
墙倒众人推的成语故事
唐明宗时期,董璋在四川叛乱,唐明宗派安重诲亲自去押送粮草,受到凤翔节度使朱弘昭的陷害,被调任河中节度使。唐明宗派翟光业与李从璋去河中观察他的活动,说如果发现有叛乱的迹象就处死安重诲。李从璋借机杀害安重诲一家。 【典故】他虽好性儿,你们也该拿出个样儿来,别太过逾了,墙倒众人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释义】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