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
成语名字:家徒四壁
成语发音:jiā tú sì bì
成语解释: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壁,不能读作“pì”。
近义词: 一贫如洗
反义词: 丰衣足食、 家给人足
成语例句:他已穷到家徒四壁,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家徒四壁的成语接龙
天下为家 -> 家徒四壁 -> 壁垒森严
家徒四壁的成语故事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在梁孝王死后回到成都老家,他家十分贫寒,生活十分艰难。他的朋友邻邛县令王吉邀请他去大财主卓王孙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孙的寡妇女儿卓文君,两人私订终身,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开始过他们清苦的生活。 【出处】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解释】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家徒四壁的相关成语
后来者居上、枯木死灰、镂尘吹影、蒸沙成饭、返哺之恩、磊磊落落、接三连四、扣槃扪烛、七损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