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举鼎的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典故】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 【释义】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力气大 【相近词】拔山扛鼎 【相反词】软弱无力 【示例】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黑籍冤魂》第一回
成语拔山举鼎
成语名字:拔山举鼎
成语发音:bá shān jǔ dǐng
成语解释: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成语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成语繁体:拔山舉鼎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力气大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 拔山扛鼎
反义词: 软弱无力
成语例句: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黑籍冤魂》第一回
拔山举鼎的成语接龙
一毛不拔 -> 拔山举鼎 -> 鼎分三足
拔山举鼎的相关成语
渔海樵山、深山野墺、膝痒搔背、稳如泰山、醉翁之意不在酒、誓山盟海、关山迢递、回天之力、登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