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挠的成语故事
汉成帝时期,丞相王商为人正直,敢于同恶势力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力劝汉成帝不要听信大将军王凤的谣言带头去避难,受到汉成帝的表彰。他不惜自己的官位也要将玩忽职守的琅玡太守杨彤罢免,因此得罪了他的亲戚王凤,因此被陷害。
成语不屈不挠
成语名字:不屈不挠
成语发音:bù qū bù náo
成语解释: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成语繁体:不屈不撓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顽强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挠,不能读作“ráo”。
近义词: 坚忍不拔、 百折不挠
反义词: 卑躬屈膝、 奴颜婢膝
成语例句: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曾跟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不屈不挠的成语接龙
进可替不 -> 不屈不挠 -> 挠喉捩嗓
不屈不挠的相关成语
不登大雅之堂、冰魂雪魄、登峰造极、年轻力壮、多情多感、山崩地裂、彼此彼此、甘死如饴、不痴不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