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5年7月11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制造网(MIC国际站)与中国邮政南京市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合作瞄准江苏外贸企业物流痛点——2024年南京跨境电商进出口占全省45.3%的产业规模,与跨境物流20%以上成本占比的矛盾亟待破解。双方将通过资源整合与数字赋能,构建“端到端”跨境物流新生态。
战略纵深:从口岸枢纽到产业毛细血管
南京邮政副总经理沈峰指出,南京作为中国邮政全球航空货邮枢纽网络的关键节点,承担着全国19%的国际邮件转口职能。依托覆盖196个国家的航线网络及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9610/9710通关便利,此次合作将重点推进三大升级:
智能分拨系统:对接MIC平台订单数据,实现南京-大阪包机航线“72小时极速达”
成本管控模型:整合中欧班列与邮政海运资源,重货物流成本降低15%-28%
仓配一体服务:开放邮政溧水保税仓,提供“头程入仓+尾程配送”全托管方案
“无锡金力机械通过邮政‘关务+渠道’专班服务,出口印尼的注塑机物流时效压缩40%,年节省运费超百万。”沈峰以案例佐证服务实效。
数字引擎:从订单到签收的全链路可视化
MIC国际站总裁曹睿现场演示了平台与邮政系统的深度耦合:外贸企业登录MIC后台即可实时追踪货物位置,并获取“最优路线+最低成本+最低风险”三重物流方案推荐。
该功能基于双方共建的三大数据库:
全球税率地图:动态更新32国关税政策波动
港口拥堵指数:接入上海港、洛杉矶港实时作业数据
风险预警系统:标记战乱地区、海关严检口岸等高风险节点
“过去中小外贸企业需对接3-5家货代比价,现在一键获取全流程解决方案。”曹睿强调,系统年内将服务超5000家江苏企业,目标降低物流管理成本30%。
产业共振:轻工制造借力“新航海计划”
此次合作同步纳入MIC国际站“新航海计划”框架。针对江苏轻工产品出海需求,双方推出专项服务:
小件包裹矩阵:对3公斤以下小商品开放“邮政E邮宝”绿色通道,运费较商业快递低60%
大宗货物专线:为家具、机械等提供“拼箱+海外仓前置”服务,缩短交付周期至15天
信保金融联动:联合中国信保推出“物流险+订单险”组合产品,覆盖货损拒付风险
南京江北新区某宠物用品企业主表示:“通过邮政-MIC专属方案,发往中东的猫爬架物流成本从占订单额35%降至22%,直接提升净利润空间。”
趋势洞察:长三角外贸韧性的物流基石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指出,长三角外贸1-5月7.2%的增长背后,是物流效率与产业升级的深度协同。随着南京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加速建设(规划年处理能力超百万吨),以及MIC平台数字化工具渗透率提升,江苏外贸企业有望实现“物流成本占比压降至12%”的行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