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票零担的战火还在升级。
三志推动专线快运化、聚盟拿下1.5亿美元C轮融资、顺心捷达推出顺心大票产品……随着融辉物流进入万吨俱乐部,增长的势头搅动市场,越来越多玩家开始重新研究大票零担市场的玩法。
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大家不仅仅是基于货量的价格战打法,而是开始通过新的模式融合的方式探索更为良性的增长,这也让大票零担市场的2025,充满了想象力。
1、大票市场竞争再升级,玩家大乱斗
从参与玩家的策略来看,不同的打法正在给各个网络贴上新的标签。
1)融辉物流:冲击30000吨/天,Q4盈亏平衡
2024年10月份正式起网的融辉物流,用80天时间进入“万吨俱乐部”,货量增速大大超预期。
业务模式的推进、市场的反馈以及基建基础的搭建多重因素下,融辉物流董事长祝建辉将融辉物流2025年的货量目标,从20000吨/天提升到30000吨/天。同时,祝建辉也提出了2025年Q5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融辉物流网点理事会成立暨2024年会庆典上祝建辉宣布2025年目标)
要知道,在零担快运领域,货源结构相对合理的情况下,网络的盈亏平衡线是20000吨/天。也就是说要实现盈亏平衡,融辉物流有几个关键的动作要做。
一方面,要做票重的突破。票重是网络的利润调节器,目前来看,盈利的快运网络基本都把单票票重做到了100kg以内。而起网之初,融辉的定位是100KG-3T的大零担物流网络。融辉的网络货量能保持高速增长,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其大票产品的相对价格优势。
而2025年,融辉开始把产品分为盈利产品、主营产品、拓展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针对不同产品的政策投放,将是其调节网络盈利能力的关键。
另一方面,要做好成本管控模型。作为曾经操盘过几大快运网络的操盘手,祝建辉对网络的分拨、车线的运营有一套理解。在此基础上,2025年融辉将在线路上加入专线的模型,尝试与专线探索合伙人模式。
2)三志物流:3年30000个网点
融辉起网的同时,三志物流也开始了模式的升级,实现“专线模式——平台模式——网络化模式”的迭代。
三志物流网络化模式转型的逻辑在于,虽然平台模式在专线领域是很能打,可以通过规模化和精细化管理的优势获取市场地位,但相对于快运网络来讲:两端的提派成本高、控货能力弱。
据了解,在融辉出现之前,三志物流的几大子公司已经在试点末端网络的搭建,处于小亏状态。融辉的出现让三志的网络化模式进行提前进行大规模的布局。
事实上,网点与专线之间的交易一直存在。三志物流的网络化模式,实际上是要推动专线的产品化,而专线产品化的目的,就是要覆盖网点更多的需求,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从而通过高频地交易让网点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针对网络化战略,三志也明确提出了量化的指标:未来3年成就30000+网点、15000+线路。
3)聚盟共建:B网计划
元旦前后,聚盟共建对外官宣拿到1.5亿美元C轮融资。这给过去几年在资本市场表现相对冷淡的零担网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大票零担组网的模式探索由来已久,自2018年出现密集的起网潮之后,过去的多年来,几个头部玩家一直在默默拢资源。截至目前,聚盟共建在全国已拥有210多个园区,14000余条线路,10000多家网点及三方门店……
正如三志物流开始推进网络化模式,聚盟共建在这轮融资时也明确表示,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聚盟共建点发全国大票零担网络的持续巩固与拓展,并着力推动智慧甩挂高品质运力服务的网络化、规模化发展。
据了解,聚盟共建已经开始落实其B网计划,与一些优秀的落地配企业做模式融合,打造末端低成本、高效率、优体验的运营模型。
4)顺心捷达:干票大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顺心捷达也官宣推出顺心大票产品,并且在推出大票产品后,今年1月份上半个月中有5天突破网络的货量高峰,货量规模冲击到3.4万吨/天的峰值。
(来源:顺心捷达公众号)
作为快运网络中的代表玩家,顺心捷达大票产品的逻辑与上述几个大票零担网络不同。大票零担网络探索快运网络模型的目的,是把末端优势打强;对于顺心捷达而言,做大票的目的一方面是形成更丰富的产品结构,让利润与规模的平衡更具弹性,另一方面则更多是强调时效、成本、体验等指标。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玩家加入大票零担争夺战,并且这些网络的日均体量都在数万吨。也就是说,大家开始通过模式创新“重做”大票零担。
2、大票零担成网先打强末端
大票零担网的目的,不是在价格战下进行货量转移,而是通过模式创新真正接住这波货量。
这对当前的大票零担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打强末端,另一方面则是要打通利益链。
融辉物流快速起网、起量,核心因素便是抓住了大票零担末端成本高的痛点。借助快运网点体系,融辉能够将过去大票零担末端配送成本,快速下探至二三十元起。再比如顺心捷达做大票产品时,其派送成本也能做到最低30元/吨,这种成本与体验能够大幅度地撬动大票货源。
因此,对于头部的大票零担网络而言,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过去派送模式,打强末端。
比如,三志物流在本身相对成熟的“合伙人模式,直营化管理”的组织模式基础上,在组织架构中引入网点体系,相当于以“直营”的模式搭建类似快运网络的网点体系。具体举措上,三志物流先面向全国吸纳60个网点总,率先搭建一级网点体系,随后再进行网络颗粒度的细化,逐渐分密,计划在3年内完成30000个末端网点的搭建,从而打强末端。
聚盟过去多年的业务布局,实际上构建了线下实体网络、线上数字平台和数字能源网络等多位一体的格局。其B网计划则又是这种立体式格局的补充,目的也是通过与末端优秀的公司合作,探索降本增效的末端派送模型,从而帮助平台专线企业打强末端、做好体验。
事实上,从过去壹米滴答、三志物流、聚盟、蚁链、青藤等网络的整合模式中可以发现,这些网络都有过A、B网的搭建与融合。也就是说,在网络中,大家都注意到末端的重要性,模式跑通的企业一定是在打通利益链上做足了功夫。
正如上面所说的,类似快运网点这样的体系,末端加盟多个网络已经是常态,他们更多是类似小三方的角色,将手中的货运在快运网络之间、大票平台之间甚至专线之间流动,打强利益链的关键,其实便是通过利益模式的绑定,将交易这个动作变的更高频。
所以说,对于大票零担网络而言,打强末端与打通利益链同等重要。
如今,融辉物流通过合伙人的方式与专线合作,三志物流通过搭建网点体系的方式将专线与网点强绑定,聚盟也将实施B网计划打强末端……
大票零担网络的创新,相当于也给了专线企业们又一次选择的机会,以及更丰富的选项。这一次,你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