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公司 Alphaliner 在其关于 2024 年集装箱运输贸易的最终报告中预测,由于承运人寻求填补服务缺口,短期内不会出现运力过剩的挑战。
根据Alphaliner 的分析,去年集装箱船队增加了近 300 万标准箱,增幅为 10.6%,其中约 59% 的新增运力部署在绕好望角改道的亚洲至欧洲贸易航线上。
到年底,欧洲航线的运力总体增长了 31%,但据 Alphaliner 称,需要更多的吨位来填补亚洲至欧洲航线的剩余缺口。
“该航线每周提供的运力增幅要小得多。截至2023年12月1日,亚洲-欧洲航线每周平均提供434940个舱位。一年后,即 2024 年 12 月 1 日,由于航线改道吞噬了运力,这一数字仅增加了 38360 标准箱,即 8.8%。”
去年年底,几乎没有闲置吨位,只有 0.6% 的活跃船队被视为闲置。
Alphaliner 高级航运分析师 Stefan Verberckmoes 表示:“一些远东 - 欧洲航线仍需要额外的船舶。印度至欧洲和 USEC 环路也是如此。由于几乎没有闲置机队和‘空’包机市场,短期内不会出现运力过剩的情况。”
Verberckmoes 补充道,“跨太平洋航线等一些主要航线在 2024 年并未获得大量运力注入,但可能会迎来一些 2025 年的新船。”
MDS Transmodal 分析师 Antonella Teodoro 表示,运力过剩问题将取决于红海改道是否继续。
特奥多罗补充道:“疫情期间出现的运力短缺,以及随后需要将服务从苏伊士运河改道至好望角以避免胡塞武装袭击的需要,导致近年来拆船活动极少。”
根据 MDS Transmodal 的数据,船舶拆解的加剧可能意味着“如果船龄超过 20 年的船舶被报废,船队运力的年度变化可能会下降 4%,如果船龄超过 25 年的船舶被报废,船队运力的年变化可能会增加 6%” 。因此,到2025年,班轮运输业可能会在船舶短缺和运力过剩之间摇摆,这取决于航运公司的拆船决策。”
然而,Xeneta 的高级分析师 Peter Sand 认为,今年最多可以报废 200 万标准箱的运力。
桑德表示:“如果你看看船队的年龄概况,那么报废的程度不会严重影响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性。”
Xenata认为,托运人的提前装载已经发生,货运水平大大超过GDP,“我们预计不会发生更多的提前装载,”桑德说。
由于运力似乎稀缺,因此费率应该上调,但尽管 Alphaliner 谈论了费率水平,但“船舶的整体短缺使即期海运费保持在高位,2024 年应该是集装箱第三个最赚钱的一年”尽管船舶的额外资本成本和与重新航线相关的更高的燃油费用,”Xeneta 提供了另一种观点。
桑德同意,一些贸易可以吸收一些运力,包括印度航线,但桑德认为,一些运力已经“停放在”北大西洋服务中。
Sand 解释道:“2023 年前 8 个月,大西洋航线的运力增加了 20-25%,而如今的运力比该水平低了 15%。”
泽内塔表示,运力并不绝对短缺,而且港口不拥堵并没有将运价推升至新冠疫情期间的水平,尽管桑德承认现货和合同运价已升至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供应链可视性公司 Beacon 监控着全球近 90 个港口,其中 60% 的港口的船舶停泊时间延长,但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弗雷泽·罗宾逊 (Fraser Robinson) 表示:“去年,港口拥堵情况明显恶化,这一点可以从同比情况看出——近 70% 的分析港口的年平均停泊时间有所增加。虽然 30% 的港口增加了 2 小时或以上,但只有 15% 的港口减少了相同幅度的时间。”
他补充道:“港口拥堵和供应链可靠性是相辅相成的,托运人和物流提供商对交货时间的信心都受到了严重损害。”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观点得到了德鲁里航运顾问公司的 WCI 指数的支持,该指数显示全球运价上涨了 3%,其中上海到洛杉矶的运价上涨了 7%,从亚洲到纽约的运价上涨了 6%。
相反,从上海到鹿特丹的运价下降了1%,而从上海到热那亚、洛杉矶到上海以及鹿特丹到纽约的运价均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Alphaliner 认为,联盟的重组可能会吸收更多的吨位,并创造更多的运力需求,特别是赫伯罗特和马士基联手 Gemini 合作,该合作将自己宣传为快速且非常可靠的航运联盟。
Verberckmoes 认为,联盟的重组将使“几乎不可能预测我们何时会再次出现产能过剩,但在短期内肯定不会。”
同样,这并不是该领域所有专家都认同的观点,桑德强调,今年的中断风险不应大幅增加到目前水平以上。
桑德表示:“预计 1 月 15 日美国东海岸港口将发生罢工,我们应该不会看到任何更大的干扰。”他同时承认,红海干扰可能会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之后。
经过几年的极端动荡(包括疫情以及乌克兰和中东的冲突)后,地缘政治混乱可能会减弱,但经济形势仍将严峻。
美国新政府征收关税和能源成本等通胀措施预计将导致全球经济放缓,根据Xeneta预测,全球经济增速为3%,而产能增速将放缓至4.5%,但这是在产能增速之后2024年增长10%,经济增速低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