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发会议的最新分析显示,供应链中断导致供应链紧张,成本上升,并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其中脆弱经济体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全球贸易正面临严重干扰,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海上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正经历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相关风险带来的严峻挑战。
除了给全球供应链带来压力和破坏经济增长外,这些中断还推高了成本,重塑了贸易模式,扰乱了能源和粮食供应的流动,并有可能加剧粮食安全风险,特别是在脆弱经济体。
运河交通量锐减
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数量跌至谷底。最新数据显示,到 2024 年 10 月中旬,平均每天 33 次过境次数比之前的峰值低 57%,比一年前低 55%,仅比创纪录的 4 周平均水平低 4%。
相比之下,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却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到 2024 年 10 月中旬,连续 4 周平均每天 30 次过境,比之前的峰值减少了 30%,仅比一年前减少了 4%。重要的是,这已经比 2024 年初记录的最低过境水平高出 40%。
非洲好望角周围改道船舶运力激增 89%。虽然这可以保证货物的运输,但它会显着增加成本、延误和碳排放。
例如,一艘在远东-欧洲航线上运载20000-24000个标准箱的典型大型集装箱船如果改道非洲而不是使用苏伊士运河,那么根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每航次的排放成本将增加40万美元。
路线更长,成本更高
更长的航线导致港口拥堵、燃料消耗、船员工资、保险费和海盗风险增加,同时增加了总体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
2023 年全球吨英里增长 4.2%,供应链进一步紧张。到 2024 年中期,远离红海和巴拿马运河的航线将使全球船舶需求增加 3%,集装箱船需求增加 12%。
新加坡和地中海主要港口等港口枢纽正在努力应对转运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剧了全球拥堵和延误。
脆弱经济体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SIDS) 和最不发达国家 (LDC) 首当其冲受到这些破坏的影响。
如果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集装箱运费上涨(受红海危机和巴拿马运河中断影响)持续到 2025 年底,那么到 2025 年底,全球消费者价格可能会上涨 0.6%。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将受到最严重的打击,可能面临 0.9% 的上涨,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 1.3%。这些脆弱经济体严重依赖航运来进口必需品,在过去十年中,其海上连通性下降了 9%,与非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相比,它们与全球航运网络的连通性下降了十倍。
能源供应也面临风险,因为主要海上航线的中断影响了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关键能源商品的运输。
需要迅速采取行动,缓解全球瓶颈漏洞
为了应对这些日益严峻的挑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CTAD) 2024 年海运审查呼吁采取迅速和协调的行动,以保护全球贸易并减轻这些瓶颈漏洞的影响。
该组织强调需要: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监测系统,以确保航线运转良好,提供早期预警,并使船舶能够快速、高效地改道。实现航线多元化并支持区域贸易举措,以减少对长途航线的依赖并促进区域内贸易流动。紧急投资于关键节点的弹性基础设施,以尽量减少气候风险和冲突的影响。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挑战凸显了全球供应链在受到干扰时的脆弱性,包括气候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造成的干扰。
由于海运占全球贸易量的 80% 以上,确保海运基础设施的弹性和加速向低碳航运转型对于维持全球货物流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