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高运费正给全球供应链带来压力,对脆弱经济体的威胁最大。
全球运价在2024年大幅攀升,主要原因是红海、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等主要海上航线的中断。这些动荡导致船只改道,燃料消耗增加,港口拥堵,保险费上涨,全球工业和消费者的总体运营成本上升。
联合国贸发会议表示,全球供应链压力正在增加,脆弱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和最不发达国家(LDCs)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报告补充说,运费上涨加剧了人们对贸易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的担忧。
根据截至10月中旬的数据,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尽管近期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
SCFI指数较2024年高点下跌了45%,比2019冠状病毒病期间的创纪录水平下跌了60%。然而,它仍比大流行前的平均水平高出115%,是2023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跨太平洋和欧洲主要航线以外的现货运费也大幅上涨。在2024年1月至7月期间,上海-南美航线的平均运价翻了一番多,达到每20英尺标准箱9026美元,这是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同一时期,SCFI上海-南非航线的平均费率几乎增加了两倍,达到每TEU 5426美元,这是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SCFI上海-西非航线增长了137%,达到5563美元/ TEU,这是自2022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贸发会议的估计表明,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巴拿马运河与气候有关的低水位对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45%的涨幅贡献了49个百分点。根据贸发会议的数据,从2023年10月到2024年6月,中国集装箱运价指数上涨了120%,其中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中断贡献了148个百分点。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的《2024年海运审查报告》,到2025年,航运成本上升可能导致全球消费者价格上涨0.6%。依赖进口的经济体,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风险,潜在的价格涨幅将达到0.9%。仅加工食品的成本就可能上涨1.3%,给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带来特别的挑战。
报告还强调,成本上升和连通性下降(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9%)正在侵蚀贸易竞争力,影响主要依赖必需品运输的脆弱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贸发会议敦促立即采取行动,通过以下方式减轻货运市场波动并支持脆弱经济体:
监测货运市场趋势,以便及早发现成本飙升,并协调努力,尽量减少阻塞点的中断。
加强国际合作以减少阻塞点中断;航线多样化以稳定航线和促进区域贸易。
投资港口和基础设施,升级关键基础设施,缓解拥堵,提高供应链效率,特别是转运枢纽。
运价飙升反映出全球供应链潜在的结构性弱点,包括易受地缘政治冲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贸发会议表示:“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减少货运市场波动,解决造成混乱的根本原因,对脆弱经济体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可能是持久的。”
“通过投资弹性基础设施,使贸易路线多样化,支持可持续航运和港口解决方案,海事部门可以为更高效、公平和弹性的贸易铺平道路,”它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