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恶痛绝
成语名字:深恶痛绝
成语发音:shēn wù tòng jué
成语解释: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成语繁体:深惡痛絶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对人或事不满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恶,不能读作“è”。
近义词: 疾恶如仇、 痛心疾首
反义词: 情深意重、 爱不释手
成语例句: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所以儒家之反对道家,只是口头的,表面的,不像他对于墨家那样的真正的深恶痛绝。”
深恶痛绝的成语接龙
伉俪情深 -> 深恶痛绝 -> 绝不护短
深恶痛绝的成语故事
深恶痛绝的相关成语
深恶痛疾、绰有余裕、安富尊荣、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视如土芥、过门不入、三过其门而不入、引而不发、败材伤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