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的成语故事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成语防微杜渐
成语名字:防微杜渐
成语发音: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解释: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成语繁体:防微杜漸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防患未然
反义词: 养痈遗患
成语例句: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 张桢传》)
防微杜渐的成语接龙
家贼难防 -> 防微杜渐 -> 渐不可长
防微杜渐的相关成语
添枝加叶、摧心剖肝、澄江如练、百川归海、冰炭不投、鸡鸣狗吠、生死存亡、击节称赏、穷泉朽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