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宋等12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只好向晋国求和。郑国给晋国送去金钱珠宝美女等。晋悼公就把贡品分给大臣享乐。魏绛劝谏晋悼公不要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晋悼公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他的建议。
成语居安思危
成语名字:居安思危
成语发音:jū ān sī wēi
成语解释: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居,不能读作“jù”。
近义词: 常备不懈、 安不忘危
反义词: 高枕无忧、 及时行乐
成语例句: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居安思危的成语接龙
奇货可居 -> 居安思危 -> 危于累卵
居安思危的相关成语
南来北往、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人情冷暖、轻重倒置、戒骄戒躁、忙忙碌碌、屦贱踊贵、有始无终、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