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子吃黄连
成语名字:哑子吃黄连
成语发音: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
成语解释: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
成语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成语繁体:啞子喫黄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有苦说不出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成语例句: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7回:“延寿连磕数头,好似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衷。”
哑子吃黄连的成语接龙
装聋作哑 -> 哑子吃黄连 -> 连三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