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蔓不枝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地方官周敦颐辞去官职,隐居在庐山莲花峰在濂溪书堂讲学,他的著名短文《爱莲说》流传到今天:“晋陶渊明独爱菊,自季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典故】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宋·周敦颐《爱莲说》 【释义】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作文简洁流畅 【近义词】珠圆玉润、一气呵成、文从字顺 【相反词】拖泥带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成语不蔓不枝
成语名字:不蔓不枝
成语发音:bù màn bù zhī
成语解释:蔓:蔓延;枝:生枝节。原指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
成语出处:宋 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作文简洁流畅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蔓,不能读作“mǎn”。
近义词: 珠圆玉润、 一气呵成
反义词: 拖泥带水、 节外生枝
成语例句:做下去,年深日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不蔓不枝的成语接龙
进可替不 -> 不蔓不枝 -> 枝分叶散
不蔓不枝的相关成语
江翻海倒、摧心剖肝、不问青红皂白、绿水青山、多言多语、白璧青蝇、瓶沉簪折、事齐事楚、登高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