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厉内荏
成语名字:色厉内荏
成语发音:sè lì nèi rěn
成语解释: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成语繁体:色厲内荏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色,不能读作“shǎi”。
近义词: 外强中干、 虚有其表
反义词: 表里如一、 名副其实
成语例句: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
色厉内荏的成语接龙
面不改色 -> 色厉内荏 -> 荏苒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