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泰山的成语故事
西汉诸侯吴王刘濞对汉景帝的中央政权心怀不满,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诸侯的领地,导致刘濞联合楚等七国诸侯以“清君侧”名义举兵反叛。吴王府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劝谏,希望改变主意能使地位比泰山还要稳固。
成语安如泰山
成语名字:安如泰山
成语发音:ān rú tài shān
成语解释: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坚固不可摧毁,从容不迫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近义词: 坚如磐石、 岿然不动
反义词: 岌岌可危、 危在旦夕
成语例句: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的成语接龙
六畜不安 -> 安如泰山 -> 山中宰相
安如泰山的相关成语
银山铁壁、游山玩景、寻幽探胜、泰山其颓、山止川行、枕山臂江、山木自寇、苍翠欲滴、举世闻名